生活小百科之戳穿“日本酵素”的谎言

  • 内容
  • ....
  • 相关

“日本酵素”号称是由多种水果、蔬菜、藻类等发酵而成的产品,从粉末、片剂到液体应有尽有

所谓的“日本酵素”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酶”

“酵素”听起来似乎是个新概念,但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,只是日本对“酶”的叫法而已。而酶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,为细胞活动提供动力。它并非一种物质,光是人体内就有成千上万种酶,其构成主要是蛋白质。这些“助攻小能手”们,在人体内各司其职,参与不同的化学反应。

但类似于一把钥匙配一把锁,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,一种酶只能够对特定的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。比如,存在于口腔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对淀粉的水解起催化作用——当你嚼米饭的时候,它可以催化淀粉,水解为麦芽糖,这时你才会感觉到甜味。但是要让唾液淀粉酶在胃里继续工作,就不成了。食物流经胃肠中,又会有胃蛋白酶、胰蛋白酶等进行催化分解工作。换言之,没有哪种酶是“全能王”。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,不多也不少,无需额外补充。

首先,这些号称十几种甚至上百种水果、蔬菜、藻类等密封发酵形成的东西,根本无法确定里面是什么酶,更别说指望能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了。而且,如前文所言,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用到的酶是不一样的,也不一定能够被人体所利用。不仅如此,吃“酵素”的人,也根本不能确定自己到底缺的什么酶,又何谈补充。

其次,即便我们相信这些产品能够补充身体里的酶,“酵素”要经过人体的重重考验也实属不易。因为绝大部分的酶都是蛋白质,当送进肚子里后,先是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失去活性(酶的作用条件和场所是特定的,比如上文提到的唾液淀粉酶,进入到胃里后,也会失活),然后又进一步被我们自身分泌的胃蛋白酶水解为氨基酸。事实上,我们吃的任何食品中的蛋白质,几乎都会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被人体吸收。也就是说,喝进肚子的里“酵素”,根本没有机会在身体中起作用。

这些“日本酵素”备受青睐的一点,就是其大肆宣传的瘦身减肥效果。上图宣传语中提到,“脂肪分解酵素(酶),可以阻止人体对糖、脂肪的吸收”。而事实上是相反的。脂肪分解酶通常被称之为脂肪酶,它的作用不是阻止脂肪的吸收,而是和名字一样,帮助分解的。因为食物中的脂肪,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,而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为适宜吸收的成分,这些成分再经过层层“工序”,完成脂肪贮藏。因此,脂肪分解酶不仅不会减肥,甚至还可能起到“增肥”的效果,因为利于吸收的脂肪多了。而要想减肥,通过抑制脂肪酶,控制脂肪的摄入就是重要的手段。以奥利司他(一款早在十几年前就被FDA批准上市,目前也在中国有售的减肥药)为例,作为一种脂肪酶抑制剂,它作用在胃肠道上,通过抑制胃肠道消化脂肪所需的酶,可以减少对脂肪的吸收,起着辅助减肥的作用。

具体来说,特定保健食品是指可供特殊人群服用的,含有保健机能成分,能够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,维持和改善健康,具有特定保健用途的食品,营养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。比如改善胃肠道功能(多以乳酸菌、低聚糖、食物纤维为主要原料)的产品,就在此列。这种保健食品要获得认证通过,必须提交证明有效性、安全性的材料,以保证质量。

而“酵素”属于营养机能食品,这点在产品宣传中有所体现,却容易被大众忽视。所谓营养机能食品,是指以补充特定营养成分为目的的保健食品。这类食品只需在厚生劳动省备案,而不用申请许可,政府采取的事后监督的管理方式。也就是说,只有市场反馈这类食品存在问题,才会被重视。

但同时,为了杜绝宣传虚假宣传,造成误导。厚生劳动省规定,禁止在营养机能食品标示中出现“能够达到某种保健目的”的字样。比如在特定保健食品中可以使用的,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等特定保健目的的标示,不能在营养机能食品中使用。

“酵素”在日本的宣传还较为克制

也因此,“酵素”在日本的宣传其实较为克制,并没有号称有什么具体功效,而只是笼统地说,在美容、保持健康、瘦身这三方面能起到作用。